姑婆嶼X紫菜




願這片土地上的人能世世代代的將這紫菜的記憶傳承下去。


必須要說,如此貼近故鄉又有些陌生的紀錄很難拿捏,對旁人可能是不曾聽過的村落裡的活動,對澎湖赤崁人這是每年海洋給的禮物,對我是從小到大在海邊父親手指的那座出產澎湖最好紫菜的島也是我第一次為我父親長大的澎湖作紀錄...






2011年的冬天,每年我家都要從台北坐飛機回到澎湖,這一年也不例外地回到了白沙鄉的大赤崁村;大小赤崁村是白沙島上的最大的漁村(其他的還有後寮、吉貝、講美、通樑、中屯...)
,也是主要往返北海個小島(險礁、吉貝、鳥嶼、鐵覘...)的港口,夏天許多遊客會搭著遊覽車越過新開的跨港大橋進入遊艇碼頭乘船前往險礁玩水、吉貝沙灘踏浪,抑或是前往通樑榕樹時在路旁一睹的7-11便利商店,冬天在東北季風強力吹拂下幾乎沒有遊客到訪,只剩下當地居民與過年返鄉的遊子;回到家每餐不可無魚的澎湖人餐桌上也多會有紫菜湯(大多是魚湯),在吃的同時我父親也都會問起今年的姑婆紫菜收成如何,我姑姑、阿嬤採了多少斤(通常多得很驚人),堂弟們誰去幫忙拔了多少斤回家(通常量不多)...偶爾出了點太陽,阿嬤會拿最近採的紫菜到屋頂上去曬,被太陽曬得乾乾鬆鬆的紫菜會有著陽光與海水的氣味,最後再拿報紙包起放進冷凍或冷藏庫裡,等到要吃的時候在拿些出來加入湯裡,把濃縮在紫菜裡的海水與陽光釋放出來暖化剛回家的漁民的身子和思鄉遊子的心。





這年冬天在第一次拔完紫菜後一直等不到好天氣,但就在過年期間有了一段天晴風浪小的空檔,負責管理採紫菜的委員會(隸屬於龍德宮)就向全村廣播出發時間(還會連絡鄰近村有資格參加的人),在我們家族採取證的名額有4位(似乎必須戶籍在此且每戶有配給的樣子,但不限定本人使用;記得好像要繳費,不是很確定),原本我父親、二姑丈、阿嬤還有大姑姑要去的情況下就額滿了,後來我叔叔說如果我只是要上去拍照沒有要採紫菜可以給我記者證,我當然說好,畢竟我這台北長大的小孩,在海邊跑跑跳跳嚇唬城市小孩還行,但真的要去採紫菜下海就只是去玩的等級(沒把自己弄受傷就偷笑了吧),不過去拍拍照見識一下每年在餐桌上聽到的姑婆採紫菜是怎麼回事。

唯一可惜的是由於回澎湖沒有預計能夠拍到採紫菜,所以就只帶了當時剛購入沒多久的Nex3+16mm定焦鏡(這定焦鏡畫質與變形都不如其他所有的鏡頭),說是要記錄活動心裡也是非常擔心,但能記錄多少就多少吧!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也讓有體驗過的人能夠記起一些甚麼...

一如平常,一有甚麼活動都會讓我特別早起的習慣讓我5點就起床清洗,這時連我爸都還沒起床,我爸還說我這麼早起床做什麼,稍微吃了點東西6點左右就在我姑姑家門口穿草鞋,沒錯就是草鞋,但因為原本也沒算到我要去所以就沒我的份,其實大家都說要給我穿,不過我想我只是去拍照且我穿著工地用的工作靴抓地力相當不錯,所以我還是穿著我的工作靴;話說這年代還能穿的到草鞋還滿奇特的,但其實仔細一想其實不太對勁,如果這時代一半的靴子在採紫菜能夠超越草鞋的話,大家應該都會換上比較好穿不容易傷腳的鞋子才對畢竟效率跟安全常常是討海人會考慮的,但當時沒想太多就往港口集合去,事後證明我後來的擔心是正確的...





天才剛亮沒多久,碼頭就已經滿滿的都是等著上船的村民,海巡人員一一檢查過船票之後便能夠上船了;雖然是微風的好天氣,然而10多度的氣溫還是讓大家穿著厚重的外衣與連帽的面罩,畢竟小島上風強凍僵了也就拔不了紫菜;此外這次是今年第二次採紫菜,所以只能徒手不能使用任何金屬器具(主要是小鎬子)來採集,等到之後第三次或第四次才有開放,避免嚴重破壞紫菜生長的環境。

快艇發船後,一路上的確只是小風小浪(外海浪稍微大一些,平常冬天一定是這的很多倍呀,雖然我不會暈船,但是風浪太大就不會讓人跑到外面的甲板上了),船行不過30分鐘就到了姑婆嶼,島上目前已經沒有住戶不過有委員會派駐的人在上面看守避免被盜採或者破壞。





從碼頭上岸之後,我爸跟我說以前沒有這水泥碼頭,要從島的另外一邊"跳"上岸,要看好時機也要小心石頭濕滑加上不是停在灣內外海浪大一不注意就會跳到海裡面。一路走來發現大家都穿著草鞋、雨鞋和釣魚鞋,心裡就開始有些底等下的路可能不會太好走,而當大家爬到山坡上便坐下開始抽菸、吃早餐聊天,看到我在拍照都會把臉別過去(都遮成這樣了還是很害怕鏡頭)。

見大家都沒有移動我也就四處看看,旁邊有座紀念碑紀念英國貨船在此擱淺沉沒,上面還有許多彈痕...




其實我不是很曉得大家在這裡等甚麼,後來我叔叔跟我說我可以先過去,因為我沒有要採紫菜可以先去那裏等大家過去,所以看來是因為要等所有人到齊後再一次過去,畢竟紫菜生長在海岸邊並不是均勻的,如果大家都在海岸邊等,則先到的就會先佔好生長較好的位置會對慢到的人不公平

開始時會施放的鞭炮 

長在礁石上的紫菜真的很難拍 

所有的人從高地上下來 

 大家自己先選好位置等待開始

等所有人到了島上,工作人員才讓大家一起到生長紫菜的礁石上,從海灘邊看所有人一路從高地下來很是壯觀,可以想見地勢高地是能左右戰局的優勢(哈,想太多),所有人下到礁石上便開始走到自己認為長最多紫菜、最好採、自己最習慣的位置上,不免能看到有些地方人站的多,有些少,等到大家就定位置後,工作人員開始點燃鞭炮,就在鞭炮炸裂的聲響下所有人第一時間就蹲下身子開始狂採....







必須要說,礁石真的超級滑,我穿到英國的工作靴除在冰上沒有抓地力之外,基本上都非常可靠,然而裡的岩石滑到讓我有種走在冰上的錯覺,只能小步小步的往前移動,即便是在離岸邊很遠的礁石上想要快速移動都非常困難(以前走在岩岸我都能邊跑邊跳;溯溪也是差不多...邊跑邊跳邊爬),在這裡穿著錯誤的鞋子非常要命,畢竟有時石縫或溝有些大就要大跨步甚至用跳的,我只能說我運氣超好沒摔倒;由於沒有帶望遠鏡頭(手上也沒有...),只能用數位裁切的方式或者慢慢走(很多時候要多繞一下,畢竟能不跳就不跳)到想要拍的地方,開始採一個多小時,我前進的距離大約也只有4-500公尺,在岸上能感覺到海水漸漸在升高(漲潮中),浪開始打的到一些比較靠海的人身上,但還是能看到這些人迅速的在採紫菜並且移動到別的地方。
能看到所有的人都帶著手套,因為其實礁石非常利,如果沒有帶手套還沒拔完紫菜恐怕滿手都是血了,雖然這些礁石都在潮間帶的範圍內,不過玄武岩在風化之後會斷裂出許多銳利的斷面,所以使得在上面工作沒這麼容易(看海吃飯,甚麼事情都不容易且危險...)

這就是我討厭氣球的原因...你永遠不會知道它會在哪裡被找到... 






其實採集的時間不算太長(大約三個小時),但這次很多人在時間還沒結束前就紛紛回到高地上去休息(剩下的太過細碎用手要拔採不容易),但還是看到的很多人還是努力的在這片閃著亮黑色光澤的礁石上多採集一些紫菜進籃子、袋子或是盆子裡。
此時我也開始往回走(我在礁石上移動太緩慢了,趁還沒結束先早點開始移動),同時我也發現鏡頭上面蓋了一層鹽,即便我沒有碰到海水,海水打上來的水霧充滿了海鹽,隨著空氣附著在相機上,所以其實很多影像有些模糊很多是這層帶鹽的水霧造成的(其實我擦了鏡頭讓事情變得更糟....);等我回到高地上,岸邊傳來鞭炮聲響代表採集的時間結束了,大家開始打包回到港邊上船。

其實姑婆嶼有鐵礦蘊藏(印象中),這應該是赤鐵礦





每次看到這樣的海景就很想跳下海去游泳,不過冬天還是不要比較好...

火成岩(上面的孔洞是高溫冷卻後氣泡逸失造成的)

前一艘船先走了,所以我們坐的這艘超滿的..

有人開始查看一下今天的戰利品
大家上船之後開始顯得有些疲累

回到家,我們趁著好天氣就在自家的屋頂上開始曬剛採的紫菜,這些紫菜曬乾後的價格與剛採(濕)的價格有差,通常濕的價格會比較不好(含太多水,集貨商通常不會開太好的價格),而平均長度(第一次採的通常是最長的)比較長的紫菜價格也會比較好,顏色也會有些價差,不過顏色常常取決於當年的氣候,如果水溫不夠冷紫菜就會不夠紫呈現綠色,印象中我上大學後回澎湖有幾年時間紫菜的顏色都很淡,不過這年水溫夠低(還低到大規模死魚...),所以這年的紫菜顏色非常漂亮接近深黑色;剛採回來的紫菜要先沖洗後脫水才能給太陽曝曬,曝曬之前要先把結成一團團的紫菜給撥散,平攤在舊漁網上如此才不會因為糾結一團之後曬不夠乾使得最後發霉,曬乾之後紫菜能夠拿去賣或者留著自己享用,一次採下來也夠一家一整年的消耗,所以通常曬乾之後會用報紙包裹起來放進冷凍庫裡保存,需要用的時候才拿一點出來加在湯裡或者做菜...。



紫菜曬了太陽之後在漁網上發出混和海水的鹹味與陽光的味道,這陽光與海水兩種元素決定了澎湖的氣候與人文景觀,討海人在海上和潮間帶與自然共處試著餵飽一家人,辛苦的汗水或面對無常海洋的淚水都如海水一般苦鹹,而陽光昇華了所有溶在海水裡的一切使之結晶在這些得來不易的紫菜、丁香魚、小管...,這微鹹又溫暖的氣味也是我印象裡澎湖的味道...

希望這味道還能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


後記:2012年初,有艘泰國籍的貨輪在吉貝附近擱淺,當時新聞報導海巡人員成功救出船員,不過卻沒有人關心擱淺後漏油的問題(後來才開始圍堵除油但也為時已晚),之後才發現這些漏油順著海流汙染了附近的島嶼與白沙島,而姑婆嶼這片盛產紫菜的礁石沿岸也被漏油給汙染了,當時我在英國聽到電話裡我父親的轉述(他嘆了一口很長的氣)也同樣傷心甚至感到憤怒,傷心的是不知道何時這片養育無數代白沙鄉民的土地何時才能恢復我拍攝時的景象,這些討海人在這段時間又該如何適從呢?另外我憤怒的是一片海岸被汙染可能只賠償幾百萬,但讓其回復需要的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另外這些維持已久的傳統是否也會因此流失更是我所害怕的,當我們用成本來估量這些傷害的同時,我們真相信我們能量化所有的事物給予其一個標價稱之為成本,爾後輕輕的在成本估量上記上一筆125萬的損失?
我們損失的更多更多......

延伸閱讀
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203689
http://blog.roodo.com/upupph/archives/19834042.html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20/today-life4.htm
http://www.tfrin.gov.tw/fp.asp?fpage=cp&xItem=263020&ctNode=2019&mp=4


留言

  1. 您好,
    感謝版主如此用心記錄家鄉,讓臺灣其他地區的人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姑婆嶼的精彩盛事,這些照片實為珍貴!請問能否向您取得照片授權,做成教材呢?有關需求之照片及使用狀況等詳細事項,請容我在email向您說明,煩請寄信至joyce513513@gmail.com,感謝您,期待您的來信。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